赵李桥历史文化简介
翻开历史画卷,回望历史烟云,不难发现,在茶马古道,这条横跨欧亚大陆,繁盛两个世纪。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世纪动脉上,有一个名字赫然在目----赵李桥青砖茶
赵李桥茶,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它源于秦汉,兴于唐宋,盛于明清。从羊楼洞至汉口,溯汉水,越黄河,经蒙古,俄国等地,分销?#20998;蓿?#36208;向世界。万里绵延茶路,千载文化交融。赵李桥茶及茶文化早已超越国界,成为连接中西的纽带。它缔造了青砖茶的神奇,也奠定了赵李桥在茶叶界的显赫地位。
到了清代,康熙?#23454;?#22312;亲征葛尔丹后,废除明代的茶马司和马市,开放了汉蒙民族民间贸易,赵李桥羊楼洞供边销茶制造业愈加旺盛,“筛茶之男工,拣茶之女工,日夜歌笑,市中声成雷,汗成雨?#20445;?#21516;郡邻省,各处贩客云集,舟?#23548;?#25361;,水陆如织。”清中后期,随着制茶技术之改进,现代真正意义?#31995;?#38738;砖茶开始现。嘉庆二十年蒲圻贡生周顺徟所作《莼川竹枝?#30465;?#20113;:“茶乡生计即山农,压作方砖?#23383;?#23553;,别有红笺书小字,西商监制自芙蓉。”芙蓉,乃赵李桥羊楼洞之芙蓉山。诗中所言,正是青砖茶之制作。同治光绪之际,赵李桥羊楼洞进入茶事极盛期,年销往西北砖茶达30万担以上,镇上茶庄近百家,最大的茶厂有十七个分庄,雇工数百人。制茶从业人员多达二万人,小镇有“小汉口”之称。今日羊楼洞?#20540;潰?#38738;石板上尚留存有当年装载茶叶之独轮?#30340;?#21387;深槽,由此可见当日繁荣之一班。
日本侵华期间,赵李桥羊楼洞被日军铁蹄践踏。日军侵我民族资本,将国人茶厂强令更名为中日合资的“武汉制茶株?#20132;?#31038;”下属第一厂、第二厂。日无条件投资后,民国政府接管并成立民生茶叶公司下属鄂南砖茶厂。新中国成立后,茶厂历经改造,数易厂名,茶楼一得以新生,砖茶作为边疆民族民生之必需品而加以保护发展。
赵李桥茶,历经千年风霜,有过沉沦和屈辱,更有过绚丽和辉煌。不管岁月如何变迁,她总是?#20113;?#35946;迈而妩媚的风姿,裹挟着青砖茶的芬芳,鲜活在历史的记忆和人们心中;不管风云怎样变幻,她总是以茶的特质和其历史文化昭示世人?#21644;?#28982;而秀,郁然而茂,森然而列;沉浮超落,荣辱不惊;秀美自然,利国?#24471;瘛?#36825;是茶的品德,也是赵李桥茶人的追求。近年来,湖北省、咸宁市、赤壁市等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,茶业更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之富民和朝阳产业。深厚的历史积淀恰逢优越的时代机遇,赵李桥茶以及赵李桥茶人,正以暂新的精神风貌,肩负起历史的责任,承赵李桥文化,振兴湖北茶业,再塑万里茶道,重铸青砖茶辉煌!